毕业季前夕,高校毕业生用AI代写论文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记者发现,网上有商家可提供AI代写论文的服务。不过,国内多所高校发布论文检测通知,严查论文AI代写,把AI查重率纳入检测范围。 AI代写论文有何利弊?重庆高校师生对此态度如何?更重要的是,AI代写论文是否符合2025年1月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记者就此展开调查采访。 01 调查 AI可助论文扩写降重 但模板化严重 重庆高校毕业生:不完全靠谱 别依赖 重庆高校学生是否使用AI写毕业论文?记者就此调查多所在渝高校的2024届毕业生。受访毕业生们称,自己及周边同学不少人都曾使用AI辅助撰写论文,但对AI的表现评价褒贬不一。 表扬派—— 重庆师范大学万同学:前一阵我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把AI当成了“小助手”。AI可以当搜索引擎,可以将口语化的文字改成书面化的表达,还可帮论文降重。只要在对话框里输入问题,AI就会生成详细又全面的答案,如果对答案不满意,还可反复修改问题,直到生成满意的答案。 重庆邮电大学黄同学:我会用AI查询一些论文背景资料,相比于普通的搜索引擎,AI提供的答案更加详细全面,且特别高效。我会根据AI提供的一些资料,进一步查阅文献或书籍,这让我的资料搜集更具针对性。 西南大学刘同学:我写论文时曾让AI帮忙扩写。比如把200多字的一段话输入对话框,AI能很快按照要求将其扩写成500多字,写作效率大大提高。 批判派—— 四川外国语大学唐同学:我使用过两款AI工具来辅助毕业论文写作,但我发现,AI写作提供的答案十分模板化。有些答案看似全面详细,实则是堆砌赘述;有些回答看似很有逻辑,实则存在漏洞,需仔细辨别。 重庆工商大学江同学:涉及到论文的关键内容,比如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阐述核心论点等,AI提供的答案基本都是一些空话、套话,价值不大。 重庆邮电大学黄同学:我发现AI提供的某些信息是杜撰的,比如它介绍了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但我没有搜索到任何相关资料。所以不能完全依靠AI,其提供的答案只能作为参考。 上述所有受访学生均持有一个相似观点:AI写论文并不完全靠谱,不可过度依赖。 02 高校出手 有商家提供AI代写论文服务 部分高校已将AI查重率纳入检测范围 记者以“论文写作”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多个提供AI论文写作服务的商家。 随机点击进入一个名为“论文自动写作神器”的微信小程序,其页面显示,可提供论文大纲、写论文、内容扩写、论文降重等服务。 记者输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论文大纲”,不到10秒,AI就提供了一份详细的答案。不过,等记者用完3次免费提问机会,小程序就提示要充值会员,一个月套餐39.9元,一天可以提问50次。此外,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套餐充值次数,一条提问均价约0.5元至1元。 针对上述现象,国内多所高校出手,宣布严查论文AI代写,把AI查重率纳入检测范围。 例如,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相继发布通知称,决定对2024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AIGC检测。其中,福州大学强调,检测结果将作为成绩评定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参考依据;湖北大学表示,如论文(设计)检测结果为“AI代写高风险”,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记者采访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后得知,上述高校尚未将AI查重纳入论文检测范围。 记者通过致电重庆多所高校教务处和查询官网信息,也暂未发现在渝高校出台AI查重相关规定。 03 专家观点 AI代写论文或违反《学位法》 不应授予学位 今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下称《学位法》),将于2025年1月施行。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伟表示,《学位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明确规定,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既然有了立法的规定,那问题就在于,通过人工智能自动生成技术所产生的文章是否属于“代写”? 曹伟对此分析,AI根据社会各界用户所输入的海量训练数据,会相应在系统的后台生成各种模板,当用户提出某种具体要求时,系统就自动帮用户套用对应的模板,产生一个基本符合用户要求的文章。 他认为,现在,AI应用场景所产生的结果和学术机构在培养学生时所设定的目的和初衷相违背。学术机构要求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或完成其他实践成果,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此前所学到的知识综合性地加以运用,从而来展示自身学习的效果并加以考核。可是,如果用AI写论文,学生只是简单提出要求,由系统自动帮他完成论文,这就完全没有达到学术机构的目的。 曹伟强调,AI写出的论文不是学生亲力亲为完成的,因此,这应当属于“代写”行为。既然是“代写”,在《学位法》施行以后,就不应当授予学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师黄骥持有上述相似观点。他表示,《学位法》中“代写”的主体并不限于自然人,“AI代写”应属于上述规定中的“代写”。 “AI写作还容易构成学术剽窃、学术伪造。”黄骥分析称,AI的信息整合具有“不问出处、拿来主义”的特点,有可能将他人的作品内容包含在其生成内容之中,写作者在没有规范引用的情况下将这些内容放置到自己的论文中,容易构成学术剽窃;由于训练不足、算法偏颇、样本缺陷等原因,AI的“作答”经常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错误,写作者将这些内容放置到自己的论文中,容易构成学术伪造。 04 建议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AI 高校可规定AI在论文中的使用限度 “人工智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任何人都应学会拥抱AI。”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贺一认为,AI可以帮助学生在确定论文选题、搜索资料、辅助撰写论文大纲和文献综述等方面提高效率。 他本人在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时也使用过AI,比如跟AI交流论文选题,探讨论文创新点等。他对于学生用AI辅助论文写作,总体持支持态度。“只有学会运用新技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贺一特别强调,如果学生只是照抄照搬、复制粘贴,这是一种对AI的浅层使用,表明学生对AI工具不熟悉。而合理使用AI,应当明确提出自己的需求,对于AI提供的答案要懂得判断、选择、修改,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思考。 曹伟认为,规范AI在毕业论文中的使用,需要从技术、监管等方面改进。 他建议,我国目前使用的论文复制比审核技术要迭代升级,以便于针对目前的各种人工智能生成技术的成果进行分析识别;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生成技术企业的引导,对利用这类技术生成学术性论文的行为进行规范。此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导,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也需更加细致。 黄骥则建议,高校应当规定AI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使用限度。 例如,高校可以规定AI生成内容在学术作品中的比例上限,要求学生不得依靠AI来确定写作思路、完成作品关键部分。还可以规定AI使用者的解释说明义务,要求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AI工具的学生详细披露使用AI的方式、范围,并阐释学生本人的创造性贡献,为学术成果的客观评价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为了确保上述要求得到落实,还可以设置教师专项指导、学生自查自纠、AI生成内容检测等配套机制。 黄骥还建议,高校还应采用“精准治理”的思维,注意区分AI工具的滥用与正当使用。如果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述直接来自或实质上来自AI生成的结果,应当判定其构成“AI代写”。如果仅仅使用AI进行资料整理、图表制作、语法检查等简单初步工作,论文内容仍由作者本人撰写而成,则应当属于“使用AI辅助功能”。 他强调,对于“AI代写”,应当作为《学位法》规定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规制。而对于“使用AI辅助功能”的行为,如果作者尽到了内容复核、解释说明的义务,不必予以禁止。 华龙网首席记者 连肖 记者 秦思思 曾婷婷(实习)/文 宋煦/制图 (责任编辑:) |